金言 | 不要这山望见那山高——顺势变革

站在一个山顶上,总是感觉远处的山比脚下的山高,一眼望去,也会觉得离那个山很近,如果在山区生活过的人,一定对这个现象很熟悉。

站在一个山顶上,总是感觉远处的山比脚下的山高,一眼望去,也会觉得离那个山很近,如果在山区生活过的人,一定对这个现象很熟悉。但事实是,一旦向那个山走去,不会觉得距离很近,到达了也不会觉得它高,站在他的上面,同样的感叹来了,而且觉得离开的那个山更高一些,但已经无心和无法回到那个山上。

张金   中国锻压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秘书长

在生活中,老人常常用这个现象劝人脚踏实地,让人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,“干一行爱一行”。

如果仔细琢磨,这个道理似乎也可以用在企业的运营中。

企业所处的市场,或者商海,从某种意义上理解,似乎也是处于一望无边的山峦中,企业所能服务的行业,似乎立足于一山顶,容易产生那山更好,出现“那边风景独好”的错觉。

企业产品定位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,也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基础问题,需要强有力的定力。从产品角度看,或者所服务的行业方面讲,企业应该把自己要做的“做好、做精、做绝”,绝对不能轻言放弃。如果做的产品没有消亡,或者没有大幅度减少需求量,不应该进行“转产”式发展,应该持续地对自己的产品全要素改进、迭代,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。

如果不这样做,就很容易有“这山望见那山高”的事情发生,有时候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。也就是丢掉了积累,失去了根基,做不到平稳地前行,企业总是在动荡中动荡和漂泊,一个不留神就会陷入无望的困境。

每一个企业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文化,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(独特的管理、产品全要素的差异化、有效的运营策略和特有的企业文化),都具有其专有的生存逻辑,大部分情况下经过了市场上的跌打滚爬,成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企业。但一些企业由于不能把握“挡得住诱惑,耐得住寂寞”,总是“在这山望见那山高”,结果让企业落魄到更加艰难中,有时进入倒闭的困境。

多年的观测,每一个成功企业都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,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,或者其他影响产业发展因素的变化,致使一些产业发展呈现“起伏式”前行,配套的企业必须具有应对服务产业存在的高峰和低谷需求的能力,不能高峰期忘乎所以,贪婪通吃,毫无节制地投资建设,在出现低谷时,产能严重过剩,造成严重浪费。在低谷时,有的企业慌不择路,盲目地进入新的领域,进入“有病乱投医”状态,开启了“转产”求生,做着“这山望见那山高”的事情,有的企业干脆开启了恶性价格竞争模式,蒙了用户、苦了自己、害了同行。

以上的论述绝对不是反对企业“另业”扩张,也不是反对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,只是为寻找一条如何避免从一个“艰难”跳到另一个“艰难”需要的理念和模式。

一般来说,要避免恶劣情况发生,企业运营中,应该和必须接受“起伏式”的市场变化。要充分理解用户害怕“胁迫”交易采取的措施,企业必须坚持尊重可信赖的竞争对手,坚持与用户和竞争对手一起成长,坚持忧患意识,顺境中变革,逆境中坚持。

多年观测实践证明,如果在市场高峰期,所有企业都不顾一切地扩张产能一定会给自己、同行和行业进步带来灾难。

企业究竟市场占有率达到多少是安全的呢,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,一般市场占有率达到30%左右时就很难再向上提升,当然服务不同行业,生产不一样的产品,市场安全占有率是不好确定的。但从市场发展、竞争对手特点、服务行业特色、企业拥有的技术和运营特点,以及市场所在的地域文化的差异,在一个稳定的周期内,一个企业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应该是比较稳定的,企业应该基于所述内容认真的研究自己的当下市场份额。

在市场竞争中,企业必须接受“市场波动”带来的冲击,市场份额低于自己应有的市场份额(一定低于30%)时,应集中精力通过改善管理、生产要素、运营策略和企业文化,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,“转产扩张”必须谨慎。市场占有率大于自己应有的份额(接近30%或超过30%)时,市场高峰时要谨慎“原产品”扩张,应积极考虑“转产”扩张,进入新的领域。市场低迷时,应考虑如何保住原产品市场份额,也切不可轻易“转产扩张”。

企业必须注意注意要顺势变革!

维德视频推荐